跳转至

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

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开课,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。

(working...)

课程介绍

假设1. 情景对人的影响很大

人的想法、行为,受所处情景影响。情景不可视,每个人的情景不同。

假设2. 我们总是不知道,人做某事的原因

归因错误,而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事。

假设3. 我们从本质上不知道我们不知道

我们使用偏见,无意识地快速抉择,难以察觉。

甚至对自己的看法,也是在数秒内,临时构建出的。

假设4. 令人惊讶的是,我们精确地知道人们做事情的原因和他们是哪种人

人的两个社会基本需求:人们想要被别人喜欢、有归属的需要;人们想要准确、一致、可信,想要在别人和自己的眼里始终如一。

情境评价和朴素实在论

三个术语

情景:暗示或假定的物理环境、社会环境,也就是你觉得将要发生的事

情景的力量

囚徒困境题目,被称作“社区游戏”和“华尔街游戏”时,前者明显更使人倾向选择“合作”,而后者更使人倾向“叛变”。

里根总统的辩论中,风趣的辩论使现场充满笑声。技术手段除去现场观众的声音,把它和原视频播放给两波人,发现现场观众的声音会影响观看录像的人对里根的评价。

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行为

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,会把自己的行为作为准则——就像开在高速路上的汽车,比自己慢的都是傻子,比自己快的都是疯子,但自己的速度并不可能恒定;同理,我们认为别人会不会做某事,都会以自己为标准(相信自己会不会做某事)。

滑坡效应

电击实验:实验者被要求,学生每犯一次错时增加15V电击,从15V-450V,播放不同程度惨叫的录音,300V后不会发出声音(装昏厥)。

旁观者都觉得大多数人会在300v时要求停止,但实际上68%都做到了最后。

原因是:因为每次只增加15V,我们不会认为之前自己做的事是错的(人趋势于对自己认识始终如一),如果255V时认为自己做错了,那就意味着240V时也做错了——我们的底线是浮动的。

朴素实在论

不信任主观解释,主观解释能产生多种合理的观点;不相信我和你能产生同一种看法。

偏见——敌对媒体效应(视频下一节讲)

中立的新闻文章,在两群敌对人群中的眼里有不同的解读,双方都认为文章反对自己的立场: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中立的,自己当作标准,这就是偏见。

自动性和启动法

我们之所以意识不到主观,是因为它们是自动形成的。

优先启动刺激呈现法(Tory Higgins)

设计2个实验,从被实验者视角看起来毫不相干:

  1. 把被实验者分为两组,让他们记忆一些词汇,词汇中穿插了一些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词汇:给一组展示了是褒义词“自信、勇敢”等,另一组则是贬义词“自负、鲁莽”等

  2. 阅读一段描述一个人的文段,里面提到他“觉得自己努力做什么都能成功”(自信/自负)、“穿越大西洋”(勇敢/鲁莽)等,要求被实验者评价他

img

结果是,记忆褒义词的那组,给出了大量正面评价;而记忆了贬义词的那组,大多为负面评价。

另外,如果穿插了“感恩”、“无礼”之类与文段毫无相关的词,就不会影响对他的评价。

我们产生了偏见,且不自觉。

阈下启动——警觉实验(Bargh)

把上一个实验简单修改,测试充满“敌意”的启动词对评价的影响。

结果发现“敌意”相关的启动词能影响“敌意”的评价,而无关的词则不会影响。适用于评价特定的性格特征。

自动认知负荷

一个实验,要求被试者记(或不记)一串数字,期间给他念关于神父Bob的30个句子:

  • 10句关于善意的(合理)
  • 10句关于非善意的(不合理)
  • 10句无关句子

(我们都知道人们容易记忆不合理的事情)

结果如图:

img

结论: 这种记忆不合理的事情需要认知努力(cognitive effort),承受认知负荷时,“人们容易记忆不合理的事情”这一现象就无法产生,该现象不具备“自动性”。

自动性

定义:

  • 无意图
  • 无需注意
  • 不妨碍其他思考过程
  • 无需努力

比如一个红色正方形放你眼前,他不会影响到你记忆其他东西。

知觉直接性

如果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是自动性的,它就会立即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。

关系网络

联想:

  • 男生英语差
  • 罗蜜欧&朱丽叶

以上是我们能意识到的,有一种联想在意识(conscious awareness)以下,试想,我们脑内有一个女性名字的数据库,平时要列举女性名字时很难想起“朱丽叶”因为在这个时代并不常见,而提起“罗蜜欧”时这个名字就会自然地跃过这条意识的“线”:

img

习惯可及性

可及性理论(accessibility theory) : 通常指一个人在生成和理解语篇时,从大脑记忆 系统中提取一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程度。

一些时在日常中会不断地重复,这些事是习惯可及的,与我们的意识很接近,很容易联想起来,高效地利用它们。

(高速缓存??)

这些习惯可及性表征,不断地塑造我们的主观性认识,这造成了人之间的差异。

比如酒会上,有人喊你的名字,你比其他人更容易注意到这个名字。(鸡尾酒效应)

比如美国和东亚国家,因为环境差异,人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同,前者会从外界不断地获得“成为一个独立的人”的意识,而后者倾向于“相互依存,整体融洽”。

启动和习惯可及性同时作用

img

先找出习惯可及为“不顾他人的”人,和“键谈的”人。

让他们参加启动任务“句子删词”,如:Dog the mail letter (Mail the letter)。

共20句子,一半的研究对象会被启动:

  • She inconsiderate is was
  • She talkative is was

让他们读句子:他总是在走廊打电话。

img

发现启动词在短时间内的效果胜过习惯可及构念。

自启动行为

一项实验证明了,自动不仅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,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。

img

  1. 启动词任务:礼貌启动词、普通词、粗鲁启动词
  2. 让受试者到另一间房间找研究者,研究者在那跟别人说话
  3. 记录有多少人在10分钟内打断了对话

img

结果是,受礼貌启动词启动的人,只有少部分人在10分钟内打断了对话;而受粗鲁启动词启动的人,打断对话的人要多得多。

启动实验

受试者做常识测试,分三组:

  • 一组,测试前什么都不做(对照组)
  • 二组,被要求想象教授一天的生活
  • 三组,被要求想象超级模特一天的生活

结果是二组成绩好,三组成绩差。

img

自动目标

实验1

img

读关于一个人的表现的文章。

受试者分两组:

  • 一组被要求记忆,后面会测试
  • 另一组被要求在之后描述对这个人的印象

后者表现得更好。

实验2

img

实验一的基础上,使用组句的方式进行“启动”:

  • 一组,被启动“记忆”
  • 另一足,被启动“印象”

实验结果同实验1.

实验2证明了无论是否有意识地接受目标,并不重要。

P.S. 这里有个被称为“神秘情绪”的东西,如果未能完成目标,事先接受了目标(无论是否有意识地)的受试者,比起未事先接受目标的受试者,心情会更差。

一些关于自动性的讨论

自动性从何而来

  • 无意识地:如文化感染、婴儿学语言
  • 有意识地练习:打字、运动、乐器、学习习惯

它意味着什么

他很重要,能无意识地进行自动关联,影响我们的主观见解,而不需要我们同意。

我们看一些人似乎是在有目标地做一些事,但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这样,可能是一些自动行为。

意识知觉(Conscious Awareness)和控制性加工(Controlled Processing)

概念解释

下列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:

  • Are hamster conscious?
  • Can hampsters think?

一般来说,第一句中的conscious指的是表现出有意识的行为;第二句中的think指的是思考过程。

img

这对应了两种类型的意识:

  1. 直接经验(immediate experience),前反思意识(pre-reflective consciousness)指的是无法反思的意识(大概指的是第一个问题中的conscious),:
  2. 意识流(Stream of consciousness),一直存在的意识(William James, 1890)
  3. 知觉(Perception driven by automatic construals)
  4. 现实?(大概在说人类通过感官,所感受到的世界)
  5. 与无意识过程(nonconscious processes)有关?(就是之前提到的“自动性”吧,比如当看到一个东西是红色的,我们没法控制自己不认为那是红色)

  6. 反思意识(reflective consciousness)(大概就是指第二个问题中的think):

    • 思考(Thought)
    • 对于“意识流”做出的反应:比如听课的过程,只是单方向地接受信息,直到注意到了奇怪的地方,才开始去思考
    • 相关性(aboutness),指的是我们思考的时候,总是会针对某事物进行思考(about something),而意识流不是针对某事,他本身就是件事情)
    • 控制过程(controlled processes)或控制性加工(controlled Processing):思考的过程就像由我们个人控制的过程,相对与“无意识过程”

两者的关系,直接经验就像电影,而反思意识就像影评人。

阅读、打字等行为,是两者意识的结合。

控制过程(Controlled Processes)

img

与自动过程相对,以下为它的特性:

  • 有意地(intentional)
  • 与意识相关
  • 会干扰到其他的处理过程
  • 需要付出努力
  • 趋向语言相关(linguistic)

  • 体验上,是种脑力劳动,并不是像“现实”一样,本来就在那里

  • 是种特殊而有限的资源,因为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控制过程

比如说到“摩托车毯子”,我们不知道是什么,但能想象。

控制过程不一定准确,但我们趋于认为他是准确的,因为它能通过成系统的语言去表达出来,使我们自己信服。例子“电梯逻辑”:一栋楼有6层,搭电梯从1楼上到2楼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合常理的(因为楼梯可能就在旁边),但如果是第一次来这的人可能不知道楼梯的地方,或者脚患有病无法上楼,这就变得合理了。

错误共识效应(False Consensus Effect)

问受试者:给你每小时25刀酬劳,你愿意背着“EAT AT BAJA FRESH”的横幅在校园里走吗?

回答愿意的人,趋向于认为别人也愿意;回答不愿意的人,趋向于认为别人也不愿意。

img

其原因,之前而已探讨过,所处情景不同、以及偏见。

但我们很容易猜出某个人会不会做某件事,只是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,选择错了参考的例子,把特例(比如自己)当成普适。

反省思维(Introspective Thinking)

想的和实际的表现不一定相同。比如,被询问到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,即答xxx,但这有可能是错的,因为如果他再次去看那部电影,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。

实验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(Nisbeet & Wilson, 1977)

街边设展台,询问路人喜欢哪种品牌的清洁剂,分两组:

  • 其一组,直接询问
  • 另一组,先向他们展示“太阳和月亮”这样的词汇

后者趋向于回答“汰渍(Tide)”,而向他们询问给出这个答案的原因时,会说出一些“错误”理由,比如“因为我妈在用”、“因为有名”等等,而真实原因是之前说的“启动性”。

他们不仅被启动词影响,还编造出了原因。

实验Telling Good Art from Bad (Wilson et al, 1993)

向被试者展示两张画:莫奈的画、加菲猫卡通图,要求依据自己喜欢的程度进行评分,分两组:

  • 一组没做要求给出评分的理由
  • 另一组被要求说出理由

img

让他们带喜欢的画回家,两周后做回访,问他们现在对手头上的画喜欢的程度,结果选择莫奈的大多称自己仍喜欢,而很多选择卡通的后悔了。

由于莫奈的画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,而卡通容易说出理由,导致了人最自己的喜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。